跳到主要內容區

:::

國立臺東專科學校舉辦「114年食農教育種子教師培育計畫-臺東『藜』享生活」推廣活動

國立臺東專科學校餐旅管理科於114年10月4日舉辦「114年食農教育種子教師培育計畫-臺東『藜』享生活」推廣活動,共有26位夥伴參與,成員包括本科學生、校內教職員與附設高職部教師、國中小教師、國中生,及嘉蘭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理事長、社工等,充分展現教育、社區與農業的跨域交流。

本次食農教育種子教師培育計畫呼應《食農教育法》三大核心「農業生產與環境」、「飲食健康與消費」、「飲食生活與文化」,期望透過種子教師培育計畫,讓更多民眾理解農業價值,並推動文化傳承與永續發展。本校今年推廣的在地食材是臺東在地特色農特產「紅藜」。紅藜營養價值高,不僅承載原住民族的智慧與飲食文化,也具備發展健康飲食與產業推廣的潛力。透過課程與體驗,參與者能從農業、飲食、文化等多面向更加認識紅藜,深化對食農教育的理解。

本次活動課程內容多元,串聯在地資源,包括:臺東縣農業改良場農業推廣科講解食農教育推動政策方向與實務解析、聖母醫院營養師講授紅藜飲食營養與健康、卜拉米農坊分享推廣經驗、哈嘎米商號介紹食農實務設計,課程中並安排學員進行小組討論與撰寫提案,最後上台發表報告,強化參與者對實務應用的思考與行動力。此外,椛旭生活帶領DIY體驗「紅運當頭,好藜狀元筆」,讓學員在動手實作中體驗紅藜的多元價值,並進一步思索紅藜如何運用於日常生活與創意設計之中,有地方農業協會的參與,更突顯教育與農業緊密合作的在地特色。

餐旅管理科主任崔珮玲表示,本校自111年至114年度已連續四年在全國競爭中獲得農業部計畫支持,今年亦名列全國僅三所獲補助的學校之一,深感榮幸,也將倍加珍惜這份肯定。作為主辦單位,餐旅管理科會持續努力推動食農教育,讓師生與社區攜手,學會理解土地、珍惜食材,並共同支持在地農業。

本校餐旅管理科期盼透過「藜享生活」計畫,建構具示範性的「臺東食農教育模式」,讓教育深植校園與社區,並成為地方農業與教育永續發展的重要助力。(圖/文 餐旅管理科 崔珮玲主任;編輯 秘書室 張芙瑄)
圖1圖片
圖2圖片
圖3圖片
圖4圖片
圖5圖片
瀏覽數: